蚊子就靠夏天的口糧來維持生命和繁衍后代,而今年高溫天連續(xù)數星期出現后,這些吸血成性的可怕蚊子,似乎一夜之間絕跡了,它們去哪了?是去北戴河避暑了嗎? 現在高溫天就算鉆進草叢里,也不太容易被蚊子叮咬,按理說,公蚊子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和花蜜等。雌蚊必須吸食人或動物的血液,卵巢才能發(fā)育并產卵。現躺在草叢里都不太容易被叮咬,只能說明雌蚊非常少了,莫非公蚊子生活壓力太大,導致對雌蚊興致全無? 另有一種分析是,蚊子常在未吸血前交配,但是做了羞羞的事情后,卻找不到血源了,沒有鮮血營養(yǎng),卵巢不能發(fā)育也就無法產卵。最后,高溫讓人類和畜類都躲著不愿意出門,雌蚊就只能饑餓難耐,含恨而死。公蚊倒是躲在樹蔭下不愁吃喝。值得贊賞的是,雌蚊通常一生只交配一次,別無二心,可謂貞潔烈蚊。 那么,蚊子突然這么少,不僅僅是雌蚊沒有血源導致后代驟減吧?到底原因何在? 據杭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yī)師金大夫解釋說,蚊子的活性不高,高溫天超過35度,活性就會大大降低;超過40度,基本就很難存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