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
一般來說,一天一次排便是最為理想的狀態(tài),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存在差異性,所以次數(shù)不是關鍵,只要你沒有排便困難、明顯拉稀等情況,一天兩三次,或者兩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但是,注意:如果一周排便小于三次,則屬于明顯便秘,需提高警惕。
注意:排便次數(shù)與腸癌密切相關
生學院學者利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共納入51萬多人進行分析、跟蹤大約將近10年,隨訪期間,共3 056人被診斷為結直腸癌,其中納入結腸癌1 548例,直腸癌1 475例。
最終,在控制潛在混雜因素后,發(fā)現(xiàn)與排便頻率基本1次/d者相比,排便頻率>1次/d者發(fā)生結直腸癌、結腸癌和直腸癌風險分別增加24%、12%和37%。
簡單來說就是每天排便多次者,未來5年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
而結腸癌患者,則會因為腫瘤刺激腸黏膜導致體液滲出,滲液在腸腔內積存過多而刺激腸道蠕動增加,引起腹瀉;若腫瘤伴發(fā)炎癥、壞死并引起腸腔阻塞,則會延長糞便的通過時間,引發(fā)便秘。
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排便規(guī)律發(fā)生變化,比如原來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說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xiàn),應當高度警惕腸癌。
大便一天3次和3天一次,哪個可能是腸癌?隔幾天排便才健康?
腸癌早期還有哪些癥狀?
便血是腸癌早期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大約超過80%的患者都會出現(xiàn),不過由于痔瘡也可導致便血,所以一開始很多人都會它歸咎于是常見的痔瘡引起的,因此,大家要注意留意,尤其是便血量較多時,血色鮮紅,經藥物治療無效,更應該和腸癌聯(lián)系到一起。
而當癌腫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大約有48%~80%的腸癌患者可出現(xiàn)腹部腫塊,腫塊堅硬,大小不等,可隨體位變化而移動;而當腫塊阻塞腸道時,可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梗阻,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
此外,不明原因的消瘦也要警惕腸癌,尤其是體重在一個月內沒有經過任何減肥措施卻突然減輕20斤以上要高度警惕腸癌。
還有就是貧血,也要警惕腸癌,這主要是因為快速增長的腫瘤超過你的血液供應,以及腸癌使得表面黏膜潰瘍糜爛、潰瘍出血所引起的長期慢性失血導致的。
出現(xiàn)上述腸癌可疑癥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腸癌高危人群:
大便一天3次和3天一次,哪個可能是腸癌?隔幾天排便才健康?
·有腸癌家族史;
·年齡大于40歲,且有2周肛腸癥狀者;
·有大腸腺瘤病史者;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尤其是久治不愈者;
·有不良飲食習慣者,如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極易誘發(fā)大腸癌;
·抽煙酗酒者。
上述這6大高危人群如果出現(xiàn)腸癌早期癥狀,更要警惕,像文章開頭的肖女士就是有腸癌家族史。所以,這時要做的就是及時去醫(yī)院進行大便隱血試驗、腸鏡等檢查確診看是否是腸癌,然后對癥治療。如果不是腸癌,也不要大意,仍然要注意做好防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