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市孫橋鎮(zhèn),正在傾力打造對節(jié)白蠟特色小鎮(zhèn)。行走該鎮(zhèn)鄉(xiāng)村,不時有造型精致優(yōu)美的對節(jié)白蠟樹映入眼簾。更令人驚喜的是,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另辟蹊徑,在成片的對節(jié)白蠟樹中,辦起無花果采摘園,與附近農家樂良性互動,打造鄉(xiāng)村“共享經濟”。 孫橋鎮(zhèn)沙嶺灣村是全省美麗鄉(xiāng)村之一,無花果采摘園位于該村范家灣景點邊緣。9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采摘園,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個個雞蛋大小,或翠綠或紫紅的無花果掛滿枝頭,有游客拎著籃子,在園子里采摘。 王俊是采摘園合伙人之一。他介紹,因有外地朋友種植無花果,效益不錯,于是與人合伙在此流轉土地辦采摘園。2017年,栽種了12畝2000株無花果,當年掛果,當年受益。“看起來并不起眼的無花果,渾身是寶。”王俊說,消化不良的人、高血脂患者等吃無花果,好處多多。無花果樹還是投入產出比很高的植物,產量高,一株年產量在10公斤以上,而且管理容易,蟲害較少。 無花果采摘期長,一般從7月持續(xù)到11月。不過,成熟的無花果,儲存期只有兩三天。從京山市城區(qū)前來采摘的張柏榮告訴記者,她已來采摘好多次了,口感不錯,因無花果不好儲藏,價格也有點小貴,每次只采摘兩三斤。 為了規(guī)避市場風險,采摘園通過制作單株無花果盆景和無花果酒出售,以延長產業(yè)鏈。“辦采摘園,沒人氣不行。”王俊透露,選址時很費了一番工夫,最后決定選在地勢有點偏、但有景點的范家灣。旅客逛完景點,去農家樂吃飯,飯后,農家樂經營者將客人介紹到采摘園;而來采摘園的客人,回頭又去農家樂進餐,從而實現雙贏。 經營農家樂的鄧鈺表示,農家樂和采摘園相互促進效果明顯。她說,進入7月,游客開始來采摘園采摘,相對往年,工作日每天農家樂的客人要多兩三桌,周末則多四五桌,反過來,他們也常常把進餐的客人推介到采摘園采摘。 記者采訪時,雙方均表示,往后將“深度合作”,共同策劃推出優(yōu)惠活動,在鄉(xiāng)村打造“共享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