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找到新工作,簽合同時,HR總會提醒我一句“每個人工資都是保密的,不要和別的同事交流工資”??雌饋砗孟袷呛芏喙镜某R?guī)做法,但這其實就是公司在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對不同員工談不同的價碼,來壓榨某些員工的廉價勞動力。
也許你能力出眾,但是你由于出價不高,導致談好的工資比能力一般的同事要低20%以上。不要奇怪,這是很正常的情況,而大部分情況下你并不知道,因為你被告誡不要問別人工資,你以為公司一定會給你和能力相符的薪水。我只能表示很遺憾。
我們到底要不要知道同事工資呢?
想要知道同事和同行的薪資其實超級容易!在脈脈app上,不止能看到自己所在公司的同事薪資,還可以參考大廠該崗位的平均薪資!各位同志一定要下載!堅決不能吃信息閉塞的虧!
1、知道同事工資,你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水平
昨晚我讓一個剛畢業(yè)一年的小姑娘難過了,因為昨晚她知道了我的薪水是多少,她很悲痛地告訴我,她的薪水比我低很多,而且一年了還沒調過薪,她覺得自己遭遇到了職場的第一場暴擊。
其實我也是職場新人,在這家公司做的工作和她差不多,為什么老板給了她那么低的工資,而給我開了相當于她2倍的工資呢?我覺得除了因為我有過兩年工作經驗外,還因為我上一份工作薪水也比較高,所以有談判的籌碼。
而她因為是一個應屆生,老板自然不會給一個小白高工資,可是進了這家公司一年來沒有調薪,而公司這一年來營收和業(yè)務高速增長,卻沒有給她加薪。這就說明要么是她進步的速度和公司成長步調不一致,要么就是公司虧待她了,認為她不提出調薪,就可以一直這樣利用廉價勞動力。
小姑娘我和她接觸多一點,她是那種與世無爭、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平時在家也是玩游戲打發(fā)時間,不會利用閑暇增長知識。她說留在這家公司就是因為這家公司沒有勾心斗角、沒有爾虞我詐的職場爭斗。
我聽到后,覺得挺好笑的,因為我剛畢業(yè)時進了一家小公司,我當時也覺得氛圍特別好,根本不會出現電視里說的那種職場斗爭。結果一年里,我見證了七八個人因為和領導起沖突而離職的事情,就連我也是因為被領導擠兌而最終選擇離開。所以沒有一個職場是單純的。
我們來大城市租房就業(yè),不能總想著找一家沒有任何紛爭的工作默默地待著,我們不是富二代富三代工作只是為了體驗生活。我們打工的屬性已經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舒適區(qū)待太久。
中國有句老話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你在年輕剛入職場時,就想著舒服,不想和人競爭。那么生活遲早會給你一個大嘴巴子,把你扇入到黑暗的冷庫當中。
所以,我們要競爭,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就從老板給我們不同的人開多少工資開始。如果你的工資比你同事低很多,你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原因。
第一,你能力確實不行,公司覺得你的價值就是這么多。上面我說的小姑娘就屬于這種情況,自身能力還不夠,也不努力。所以這種情況下就要找到各種方法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你和同事水平差不多甚至更好,工資卻比同事低,而同事也不算什么“皇親國戚”,那就說明你被公司坑了。
有位曾在華為工作的朋友告訴我,2014年以前華為給應屆生的起薪是8K,今年給的是14k以上,而對于前幾年入職的應屆生來說,這加薪最高幅度就是三四千。
不管怎么說,就是比新人還少。像這種老員工比新人工資低得多的情況并不少見。在這種情況下,你要么就大膽提出加薪,要么就離職跳槽。
2、知道了崗位薪資不同,更有升職加薪的動力!
我上一家公司,類似的崗位招了5個人,其中我們4個人工資比1個小女孩要高幾千塊錢。領導的說法就是小姑娘水平還不夠,所以先給那么多,往后如果提高了可以加工資。
但是我常常聽到小姑娘埋怨為什么她做的事情和我們幾乎一樣,而我們拿的比她高。我當時挺無語的,畢竟領導說了就是她能力問題。
后來我想想,她抱怨的可能性是她也許覺得自己的能力和我差不多,或者她自我感覺能力比我好,而我工資比她高,她覺得不公平。
然后她也幾次對領導提出了加薪,都被壓下來了。雖然小姑娘后來的能力沒提高多少,但是在我離職后,她變成了部門里不可或缺的那個人,當她再度提出加薪時,領導答應了!據說她現在工資已經比我的薪水還高了。
所以你看,知道了同事的薪水比你高,這可以刺激你去索取,換一個角度說,會刺激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來換取相應的報酬。俗話說“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3、只有弱者才不敢探聽別人工資
我剛剛看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什么永遠不要打探別人工資?》(該文章還曾被上千萬粉絲的《人民日報》公眾號轉載過,可想而知影響有多大,多少人被主流媒體的觀念影響著。這也是激發(fā)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作者的觀點是公司不給你高工資是因為你沒有成為一個“對公司更重要的人”,這觀點沒太大毛病。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是公司更重要的人,許多的工種根本談不上要多有技術水平和能力,公司離開了誰都照常運轉。這時你當然可以不要求高薪啊,但你可以要求公平對待嗎?
如果你的工資比你同崗位能力比你差的同事要低很多呢?你可以淡定嗎?
文中還提到“為什么要去談這個傷人的話題呢?他工資比你高,你不開心;你工資比他高,他不開心。你不開心了,他也沒法開心,他不開心了,你也沒法開心。大家都不提,皆大歡喜,不好嗎?”
我覺得,不想知道同事的工資,這不就是在逃避嗎?害怕知道別人工資比你高,不敢面對這種冷冰冰的現實。
在我看來只有弱者才會逃避,不敢面對真相。而弱者最需要做什么?弱者更需要認識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努力去奮進,變得強大起來,最后成為信息不對稱當中的贏家。
你不需要不擇手段去探聽別人的工資,但是如果有機會知道同事工資,你不妨打聽一下。如果同事的工資比你高了,你不高興也罷,因為這是事實,但這有利于刺激你去尋找各種辦法去提高自己的工資。
就好像是“鯰魚效應”,你就是那條沙丁魚,你不想知道別人工資,你自得其樂地拿著比別人低好多的工資待在舒適區(qū)里,結果你很快就掛了。而同事的工資就是這條鯰魚,能夠讓你活起來,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
所以如果可以,千萬記得探聽下你同事的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