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盛傳的,你不養(yǎng)我小,我就不養(yǎng)你老這種說法,真的不要放在心上。 講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女人的婆婆,不想給媳婦帶孩子,媳婦憋著一口氣,我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絕對不要幫忙,但是絕對不養(yǎng)婆婆的老。這口氣一憋就是幾十年,個中的艱辛,當過媽的都知道。終于有一天,婆婆病倒了,媳婦一副惡氣終于要舒展開了,準備實行當年的承諾,放手不管,置之不理。多年的怨氣,連去看望一眼,都不情愿,而且她理直氣壯。 他的老公和孩子,卻都偏向奶奶這一邊,孩子對媽媽說:“媽媽,奶奶都這么大年紀了,都不知道還可以在世上活多久,有什么事情看不開呢?”女人,突然一下哭出來了。多難的生活,她都沒哭過,卻被孩子的話,委屈得哭了。她走過的路,受過的罪一下子都像電影一樣回放著,她經(jīng)歷了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 最后,這個女人照顧了她的婆婆沒有,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如果有親情,家就是一個不能講理的地方。首先放好自己的心態(tài),就當是沒有婆婆的,把她當個街坊鄰居,就是稱呼上媽前媽后。如果你接受了她給你帶來的福利,例如幫助夫妻買房,照顧吃喝,照顧孫子。不要覺得是理所當然,就當是一個陌生人的善意,好好感謝。那么她做多一點,你都會真心感激,都是預(yù)期之外。如果她什么都不做,你就當她不存在,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也不會有任何怨氣。把精力都投入到如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中。情面上,逢年過節(jié)意思意思,做到位了不給人說閑話就行,不必真心實意。就當客戶做下客情。也不要自己帶入被洗腦,老公的媽就是我媽,我怎么也要好好孝敬。如果老公對你好得不要不要,你可以做給老公看對他媽好孝順哦!和婆婆嘛,就是要保持非常好的距離,不要過于殷勤,讓她覺得你應(yīng)該這么做,也不要過于冷淡,畢竟也是名義上的長輩。人前人后說得過去就行了。關(guān)鍵是心態(tài),有怨氣的媳婦,跟老公關(guān)系也好不了,自己的小家不就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