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人生在世,誰也逃不過而立之年的困惑,不得不扛起不惑之年的重擔,待到知天命的年歲,終于明白活了一輩子,什么最重要。 從前以為幸福是:足夠的金錢,無限的快樂,體面的生活。 走過半生才懂得:沒有疾病的痛楚,沒有過多的煩憂,沒有無邊的怨恨,勝過財富萬千。 01 身體無病,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曾看過一句話,頗為贊同:人在清醒的時候,所有問題都是問題,人在病重的時候,大概只有哪里痛才是真的問題了。 前些日子,吳彥祖在微博中調侃道:“發(fā)生兩次闌尾炎機會大嗎,應該去買彩票嗎?” 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其實早在去年3月,他就因為闌尾炎住院,當時由于病情原因不能進食,體重掉了18磅,差點傷及性命。 他還發(fā)文勸誡大家:“不要把健康視為理所當然,因為沒有了健康你將一無所有。” 的確如此。少年時總以為歲月漫長,青年時用生命去換物質上的富足,直到年老后才想要抓住那些消失的東西。 我們總在年輕時想要的太多,當身體素質一去不復返時,才恍然大悟,只有身體安好,才是幸福所在。 有人曾將人生最幸福的瞬間總結為七個詞:大病初愈,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虛驚一場,不期而遇,如約而至,來日可期。 人生下半場,比超負荷賺錢更重要的是心臟有力的跳動;比熬夜玩樂更珍貴的是眼睛清楚看到世界的美好;比生活富裕更幸福的是身體的完好無損。 按時吃飯,早睡早起,經常運動,控制情緒,或許正是贈予余生最好的禮物。 02 心里無事,精神才能更加富足 《菊次郎的夏天》里有句臺詞:人會變老,生活也會逼著我們去成為大人,拋棄稚嫩,變得穩(wěn)重。而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的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擁有一顆童心是值得慶幸的事。 童心的本質,就是拋開所有煩惱,擁抱身邊美好。 有人說,人的煩惱常常都來自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活得太累,究其根本不過是執(zhí)念太深,思緒太多。而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能不糾結自己的事,不插手別人的事,不憂思老天的事。 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 余生,不值得的人,趁早放下;無能為力的事,趁早放棄;心頭欲望雜念,趁早斷離。 就像古語中所說:一念執(zhí)著,萬般無奈;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03 眼里無怨,方能看清生活真相 常聽朋友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fā)喜歡清淡的食物,簡單的人際關系,不再怨氣滿滿,更愿意直面生活的變故,笑對人生。 眼里無怨之人,方能看清生活真相。 正如作家馬爾克斯說的這般:就算走到絕境,失去耐心,也要永遠保持幽默感,熱愛生活,這是我們人生最大的財富。 一個人的心里,要住進廣闊;一個人的眼里,要放下陽光。 抱怨諸事不順時,不如試著給生活一點緩沖的時間,總會有跨過溝壑一天。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接下來的日子,養(yǎng)好身體,讓心歸零,放下怨恨。 以寬容之態(tài)看待人情世故,以慈悲之心行走于世間。 愿你活得踏實、睡得安穩(wěn),人生這一程,不枉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