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薛蔚教授團隊對129例轉(zhuǎn)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應用液體活檢新技術(shù)-外周血ctDNA多基因靶向測序,揭示了轉(zhuǎn)移部位不同的內(nèi)臟轉(zhuǎn)移前列腺癌患者基因變異特征。 該研究成果在線刊登于美國泌尿科協(xié)會官方雜志---JOURNAL OF UROLOGY。該雜志主要報道泌尿外科領域國際前沿動態(tài)及相關內(nèi)容,在全球范圍被廣泛閱讀,目前國人科研成果刊發(fā)于該雜志者較少,占比僅為0.57%。本科研成果也是薛蔚教授團隊繼2020年9月8號在JOURNAL OF UROLOGY雜志發(fā)表中國去勢敏感前列腺癌(CSPC)和mCRPC患者基因組多樣性研究成果之后,在前列腺癌精準診療研究領域發(fā)表的又一學術(shù)成果。
本研究對129例mCRPC 樣本進行以自主設計的mCRPC特異的多基因檢測組合物為主的基于外周血ctDNA的液體活檢。129例患者中骨轉(zhuǎn)移mCRPC(bone-only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Cas,bmPCa)96例,肝轉(zhuǎn)移mCRPC(hepatically-metastatic PCas, hmPCas)19例,肺轉(zhuǎn)移mCRPC(pulmonarily-metastatic PCas, pmPCas)14例,患者情況及樣本信息如圖1。
圖1. 患者情況 研究結(jié)果: 1.mCRPC基因突變情況 bmPCas常見基因突變:AR (23%),TP53 (16.7%),CDK12 (14.6%), BRCA2 (13.5%),ATM (9.4%);內(nèi)臟轉(zhuǎn)移mCRPC(viscerally-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vmPCas,vmPCas) 常見基因突變:AR (24.2%),CDK12 (21.2%),BRCA2 (21.2%), TP53 (18.2%),RB1 (12.1%),F(xiàn)OXA1 (12.1%),圖2。
圖2.129例mCRPC基因突變情況 2.轉(zhuǎn)移部位不同內(nèi)臟轉(zhuǎn)移前列腺癌患者基因變異特征 1)AR基因改變在hmPCas中富集 對vmPCas進行亞組分析,pmPCas中未發(fā)現(xiàn)AR基因改變,AR基因改變在hmPCas中富集(圖3A)。此發(fā)現(xiàn)在國際上同類研究MSK-2020(Eur Urol, 78: 671, 2020)隊列數(shù)據(jù)中得到驗證:MSK-2020隊列bmPCas 125例,hmPCas 61例,pmPCas 34例,AR基因改變在hmPCas隊列富集(9% vs. 41.7%, p<0.0001)(圖3B)。
圖3.hmPCas VS pmPCas 基因突變差異.A.仁濟隊列,B.MSK隊列 2)PTEN基因突變在vmPCas和bmPCas間存在差異 與bmPCas隊列相比, PTEN基因改變在vmPCas中突變頻率相對較高(9.09% vs. 2.08%, p=0.105),圖4A。在MSK-2020隊列中,PTEN基因改變在vmPCa中顯著富集(45.3% vs. 22.4%, p=0.0004),圖4B。
圖3.vmPCa和bmPCa 基因突變差異。A.仁濟隊列,B.MSK隊列 3)DDR通路基因改變頻率在hmPCas最高 hmPCas攜帶至少1種DDR通路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bmPCas和pmPCas(bmPCas vs. hmPCas, p=0.025;hmPCas vs. pmPCas, p=0.013)。MSK-2020隊列hmPCas攜帶DDR通路基因突變的患者比例也顯著高于bmPCas,圖5。
圖5. 轉(zhuǎn)移部位不同mCRPC DDR通路基因改變差異。A.仁濟隊列; B.MSK隊列 本文共同通訊作者董柏君醫(yī)生介紹,vmPCas具有明顯的腫瘤異質(zhì)性,內(nèi)臟轉(zhuǎn)移部位不同,前列腺癌死亡風險也有所不同。 vmPCas患者不同預后潛在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從分子層面揭示轉(zhuǎn)移部位不同的vmPCas基因突變差異,為vmPCas的精準治療選擇提供了新的思路: AR擴增及突變與前列腺癌新型內(nèi)分泌治療藥物(ARPIs)療效密切相關,AR基因改變在pmPCas中很少發(fā)現(xiàn),但是在hmPCas中突變比例達近50%,hmPCas患者可能對ARPIs治療響應更差; 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PTEN缺陷前列腺癌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PTEN基因改變在vmPCas中突變頻率更高, vmPCas可能更容易從PI3K-AKT-mTOR 通路抑制劑治療中獲益; hmPCas 患者DDR通路基因改變頻率最高,hmPCas 可能從PARP抑制劑、鉑基化療及免疫治療中臨床獲益更大。 另外,mCRPC腫瘤組織獲取較為困難,基于外周血ctDNA多基因靶向測序的液體活檢或許是解決這一臨床問題的方案,在組織檢測失敗或者組織不可及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ctDNA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