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在武漢市硚口區(qū)崇仁路小學,武漢首部《垃圾分類知識課本》走進學生課堂。這也是該市首次專門為中小學生編制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讀本。同時,還發(fā)布了三部“垃圾分類校園宣傳片”,希望通過學校課堂教育,增強學生自覺垃圾分類的意識。 當日,來自崇仁路小學三年級的40名學生,在該校多媒體教室觀看完垃圾分類宣傳片后,又認真學習了《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孩子們看完后,爭相交流學習的垃圾分類知識。并當場發(fā)出倡議:“讓我們共同樹立‘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理念,一起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行動,人人動手,凈化環(huán)境,從我開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的家園更環(huán)保,更和諧,更美好。” 據了解,《垃圾分類知識課本》共有24頁,分為4課,專門針對孩子的閱讀習慣進行編排,涵蓋認識垃圾、垃圾分類的意義等章節(jié),里面除了分類知識,還有互動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可讀性強。是目前全國內容最全的垃圾分類中小學專業(yè)教材。 負責講授《垃圾分類知識課本》的班主任劉紅介紹說,學校將在一至六年級持續(xù)開展垃圾分類的課程,每周一次,讓學生更深入細致的從生活中了解垃圾分類,結合學校組織開展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一個常識,讓他們將自己作為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和宣傳者,把知識帶入千家萬戶,做垃圾分類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據硚口區(qū)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委在針對學校、商圈、社區(qū)不同的人群,創(chuàng)作了3部垃圾分類宣傳短片,近日又編印了首批5萬多本武漢市首部《垃圾分類知識課本》,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發(fā)放到轄區(qū)中小學,用于學生素質教育課堂教材。垃圾分類的推進,實質上是扭轉“市民生活習慣的過程”。硚口城管在對成年人垃圾分類習慣強化宣傳的同時,還把希望寄托于青少年身上,通過學校課堂教育,增強其自覺垃圾分類的意識,并達到“小手促大手、共同養(yǎng)良習”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