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紅安天臺山風景區(qū))位于鄂豫之交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境內(nèi),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湖北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面積120平方公里,距武漢市110公里,有武麻高速相通,是武漢市百公里區(qū)間生態(tài)保護完好,氣候宜人,功能齊全的旅游度假區(qū)。 天臺山是紅色圣山,紅四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主力部隊被迫西征,部分干部婦女傷員轉(zhuǎn)移到天臺山林區(qū),鄂豫皖省委機關(guān)就設(shè)在對天河村劉家灣,省委書記沈澤民同志于一九三五年春天病逝在這里,當年被老鄉(xiāng)救助過他的山洞至今保留著。 天臺山是大別山一顆璀璨的明珠。風景區(qū)由天臺山主峰、對天河漂流、天臺寺、艾河風情峽谷、九焰山和香山湖六大景點組成,這些景點給游客不同的視覺沖擊和新奇感受。 天臺山生態(tài)保護完好,綠色資源得天獨厚。這里湖泊纏繞、河溪縱橫、峰巒疊嶂、古木參天,植被覆蓋率達90%,森林覆蓋率達80%,天高云淡、空氣清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景區(qū)平均海拔680米,主峰海拔817米,夏季平均氣溫在22℃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以生態(tài)之美、原始之美、樸素之美、壯觀之美稱贊天臺山實不為過,春有爛漫山花、夏有綠蔭清涼,秋有五彩山巒,冬有瑞雪霧松,絕對是您縱情山水、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天臺山是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同時,又號稱紅安的文脈,明朝時期,天臺山理學研究盛級一時,耿定向、李贄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會聚天臺山傳播理學文化,當時盛傳“舉國理學當推楚,楚亦在黃(紅安),天臺山大量的詩詞和理學論著以及磨崖石刻為研究天臺山文化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
天臺山主峰海拔817米,以其“山頂似臺、勢若接天”而得名。歷代文人墨客對天臺山推崇備至。明朝時期,天臺山理學研究盛極一時,明朝文學家、思想家李贄、戶部尚書耿定向等一大批文人先后來此講學論道,并留下大量詩詞歌賦,使天臺山聲名遠播。天臺山摩崖石刻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耿定向在《天臺勝記》中所描繪的“四臺十景”至今保護完好,成為大別山地區(qū)綠色生態(tài)資源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的知名景點。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紅安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紅安天臺山風景區(qū))位于鄂豫之交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境內(nèi),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旅游景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湖北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面積120平方公里,距武漢市110公里,有武麻高速相通,是武漢市百公里區(qū)間生態(tài)保護完好,氣候宜人,功能齊全的旅游度假區(qū)。 天臺山是紅色圣山,紅四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主力部隊被迫西征,部分干部婦女傷員轉(zhuǎn)移到天臺山林區(qū),鄂豫皖省委機關(guān)就設(shè)在對天河村劉家灣,省委書記沈澤民同志于一九三五年春天病逝在這里,當年被老鄉(xiāng)救助過他的山洞至今保留著。 天臺山是大別山一顆璀璨的明珠。風景區(qū)由天臺山主峰、對天河漂流、天臺寺、艾河風情峽谷、九焰山和香山湖六大景點組成,這些景點給游客不同的視覺沖擊和新奇感受。 天臺山生態(tài)保護完好,綠色資源得天獨厚。這里湖泊纏繞、河溪縱橫、峰巒疊嶂、古木參天,植被覆蓋率達90%,森林覆蓋率達80%,天高云淡、空氣清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景區(qū)平均海拔680米,主峰海拔817米,夏季平均氣溫在22℃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以生態(tài)之美、原始之美、樸素之美、壯觀之美稱贊天臺山實不為過,春有爛漫山花、夏有綠蔭清涼,秋有五彩山巒,冬有瑞雪霧松,絕對是您縱情山水、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天臺山是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同時,又號稱紅安的文脈,明朝時期,天臺山理學研究盛級一時,耿定向、李贄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會聚天臺山傳播理學文化,當時盛傳“舉國理學當推楚,楚亦在黃(紅安),天臺山大量的詩詞和理學論著以及磨崖石刻為研究天臺山文化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資料。 天臺山主峰海拔817米,以其“山頂似臺、勢若接天”而得名。歷代文人墨客對天臺山推崇備至。明朝時期,天臺山理學研究盛極一時,明朝文學家、思想家李贄、戶部尚書耿定向等一大批文人先后來此講學論道,并留下大量詩詞歌賦,使天臺山聲名遠播。天臺山摩崖石刻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耿定向在《天臺勝記》中所描繪的“四臺十景”至今保護完好,成為大別山地區(qū)綠色生態(tài)資源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的知名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