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博物館---湖北旅游景點名勝古跡風景區(qū)圖片
來源:網(wǎng)絡 媒體:武漢網(wǎng)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20-04-19 13:23:48
摘要:丹江口市博物館,丹江口市是文物大市,1984年成立博物館以來,一直“有館無房”,大量珍貴文物無法妥善收藏和利用。目前,南水北調工程迅速推進,庫區(qū)有大量文物需要搶救性挖掘。庫區(qū)文物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庫和漢水兩岸,境內淹沒區(qū)各類文物點共計105處,其
丹江口市博物館,丹江口市是文物大市,1984年成立博物館以來,一直“有館無房”,大量珍貴文物無法妥善收藏和利用。目前,南水北調工程迅速推進,庫區(qū)有大量文物需要搶救性挖掘。庫區(qū)文物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庫和漢水兩岸,境內淹沒區(qū)各類文物點共計105處,其中丹江口市境內涉及需發(fā)掘文物面積16萬平方米,共47個文物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淹沒各類文物古跡131處,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武當山著名景觀遇真宮,也將因丹江口水庫蓄水水位升高而被淹沒。丹江口市文物保護部門通過本報首次向外界披露了這一重大消息。
丹江口市文物保護專家盧家亮介紹,地處丹江口市境內的武當山作為我國道教發(fā)源地,早在1994年就先于布達拉宮等名勝進入了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遇真宮、紫霄宮以及目前被淹沒在丹江口水庫底部的凈樂宮等一道構成了武當山歷史上最著名的九宮九觀風景,并因此被單獨列入了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目錄。遇真宮始建于明朝,又名“會仙館”,因道教祖師張三豐曾在此悟道練功,并創(chuàng)立武當拳法、劍術而聲名大振,它的總建筑面積逾10萬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有八字宮門、真仙殿、配殿等建筑40多間,約3萬平方米。記者了解到,由于遇真宮所在的地理位置海拔為168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完成后,丹江口水庫大壩將加高到176.6米,蓄水水位也將升高到170米。遇真宮所處的水庫消落區(qū)將變成永久淹沒區(qū),具有600多年歷史的遇真宮也面臨著與沉睡水底的凈樂宮相同的命運。
丹江口市博物館館長陳剛毅說,將要動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比以往更加重視了對文物古跡的搶救保護。為了保護遇真宮這一著名景觀,避免重演凈樂宮的一幕,有關部門特提出了3種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護方案。一種是投資1000多萬元,在遇真宮前200米通圣溝處筑造一條攔水壩;把遇真宮和臨近的玄岳牌坊等古建筑一起圍起來;二是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將遇真宮拆除,投資1.2億元在武當山鎮(zhèn)玉虛宮遺址附近重建;三是將遇真宮拆除后,搬遷到丹江口市凈樂宮復原處重建。他表示,這3種方案目前都進入到了最后論證,他們將在大壩開工前拿出最后的可行辦法,確保遇真宮等世界級文化遺產不因調水而受損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