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級濕地公園
推薦1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宿州市濕地公園。石龍湖濕地地處泗縣城南15公里處,濕地正常水面約1萬多畝,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區(qū)內水質優(yōu)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態(tài)濕地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構畫出秀麗的碧水清波,周圍分布著明朝開國名將鄧愈故里、西楚霸王項羽駐兵地等歷史景觀,極具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史沿革2009年,石龍湖濕地被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h政府也把建設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打造“濕地泗州”作為促進泗縣發(fā)展的一個有力支撐??茖W編制旅游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加快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q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溫泉勘查就是石龍湖濕地公園建設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jù)約定,省地礦局327地質隊將在泗縣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地熱預查勘測活動,為石龍湖溫泉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2010年1月15日,縣政府與安徽省地礦局327地質隊正式簽定委托書,由省地礦局327地………
2、泗縣江上青紀念園
推薦2
泗縣江上青紀念園
江上青紀念園是位于泗縣劉圩鎮(zhèn)江上青烈士殉難地小灣,為紀念全國人民英模、皖東北民主革命根據(jù)地奠基者江上青同志而建,占地200余畝,共分為山水景區(qū)、主題紀念區(qū)、入口廣場區(qū)、紀念碑亭區(qū)和公園風景區(qū)等6個區(qū)域。以江上青紀念雕像、主祭臺、紀念館、紀念墻、圖騰柱、石牌坊、殉難亭、橡膠壩為八大主景。 紀念廣場入口處的石牌坊正、背面攜刻著江澤民親筆題寫的“浩氣長虹”、“英烈千古”,八根圖騰柱矗立在紀念大道兩側。主祭臺坐落在園區(qū)北端,占地面積4947平方米,正中央塑立江上青2.8米高半胸花崗巖雕像。紀念館總體面積約500平方米,內設有陳列室、題詞走廊、場景雕塑、影視廳等。其中,陳列室有江上青烈士一生的圖片展、地面投影互動,全息投影成像,觸摸互動翻書(江上青詩詞)等,展示了江上青同志一生偉大光輝的革命經歷、為民族解放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以及他為人的崇高品質。浮雕紀念墻長20米、高2.5米,展示了江上青同志從事地下………
3、瑞麟庵
推薦3
瑞麟庵
瑞麟庵本不是庵,原址為“鎮(zhèn)水廟”,但一度時間廟里無人居住。明崇禎年間有幾位尼姑化緣到此,見廟宇空閑,地處鄉(xiāng)間,難得清靜,便據(jù)廟為庵。后因尼庵上空突然現(xiàn)出狀似麒麟之物,時人以為祥瑞,因而稱為“瑞麟庵”。 據(jù)駱氏家族譜牒記載,駱姓自元初時因避亂徙居虹鄉(xiāng),俟后家族稍有寬裕,于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6)設立家堂廟,占地約30畝。其后于順治11年(1654年)、道光四年(1824年)、咸豐五年(1885年)、1996年、2008年先后5次重修,其中順治11年,道光四年,咸豐五年留有碑文,現(xiàn)存于庵中。泗縣人民政府于2003年12月將瑞麟庵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由泗縣人民政府出資10萬元及當?shù)卮迕窦Y重建瑞麟庵。 2010年12月,泗縣人民政府再次將瑞麟庵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隋唐大運河
推薦4
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途經豫、皖、蘇三省,在安徽境內有150多公里。當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通濟渠出河南后,經安徽淮北、宿州、泗縣,在江蘇盱眙入淮。安徽境內的隋唐大運河除個別段落被改造使用至今,其余段落已淤塞。目前,唯一“存活的”的隋唐大運河遺址處在我縣境內,西起唐河交叉點,橫穿泗城后向東北至濉河,全長約25公里的,遺址基本保持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原貌,功能已經發(fā)生改變,但仍可發(fā)揮著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旅游小貼士: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地址:宿州市泗縣境內………
5、泗縣烈士陵園
推薦5
泗縣烈士陵園
泗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60年9月,位于泗縣經濟開發(fā)區(qū),占地總面積約7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陳展面積約1000平方米,館藏資料近2000件,形成了以彭雪楓紀念亭和江上青銅像為中心的園區(qū)。園區(qū)內張愛萍題名的“雪楓亭”翹然聳立,檐壁玉石上雕刻著陳毅的題詞《哭彭八首》。亭東西兩側碑廊內矗立著6位縣團級烈士的豐碑。高大寬敞的3個烈士紀念館錯落有致,彭雪楓、江上青專題館分立前后,綜合館置于中間,館內珍藏著烈士各種資料、遺物、烈士英名錄等,再現(xiàn)烈士的豐功偉績。………
6、盤龍山風光
推薦6
盤龍山風光
盤龍山風光盤龍山,俗稱老山,位于縣城東北30華里。環(huán)山之石,盤伏如龍,故名。山上曾建玉皇廟,前后兩進,有王母殿、靈官殿、彌陀殿、地藏王殿。山南有百子堂,三官殿。民國37年(1948),全部建筑毀于炮火。今盤龍上處處是斷瓦殘碑,礁鱗狀山石尚存。西南山腰有古銀杏一棵,粗需兩人合圍,30里外清晰可見,現(xiàn)已被山民還愿焚香燒死,旁植小銀杏一棵。山頂重建的廟宇,雄偉壯觀,內塑大佛,供人瞻仰,香火不斷。為泗縣游覽圣地。………
7、泗縣文廟大成殿
推薦7
泗縣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坐落在泗城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木靈星門、泮池、戟門、東西廂房、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建設,現(xiàn)僅存大成殿。此殿初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后經嘉慶九年(1804)和咸豐三年(1853)兩度重修,現(xiàn)整體建筑較完好,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小貼士:開放時間:8:00——18:00地址:泗城正中偏北………
8、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推薦8
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一、基本概況安徽泗縣沱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范圍,為泗縣境內北沱河及南沱河極其兩側流域。北沱河從泗縣許圩子入境,向東南到草溝匯唐河折向南至樊集與南沱河匯流入沱湖,長19 km。南沱河,是泗縣、五河兩縣界河,從沈莊向東南至樊集匯北沱河入沱湖,長17 km。保護區(qū)地處東經117°37~118°10,北緯33°16′~33°46′之間,范圍包括草溝鎮(zhèn)王樓街、街西、草溝、橋東、街南、汪尚、大梁、李圩、大安9 個自然村以及丁湖鎮(zhèn)索灘、向陽、樊集3 個自然村,保護區(qū)總面積2463 hm2。保護區(qū)濕地屬唐、沱河水系,主要有南沱河、北沱河、唐河3條河道,匯縣西南部內水泄入沱湖,匯水面積384 km2,流域耕地17220 hm2,跨流長溝區(qū)西部和草溝區(qū)、丁湖區(qū)大部。泗縣沱河是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的濕地之一,東臨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洪澤湖,南接安徽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全長83.2 km,流域面積556 k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