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賞花路線出發(fā)地:黃鶴樓東門 途經景點: 1、岳飛銅像 2、紫薇苑 3、落梅軒 4、鵝池 5、詩碑廊 6、毛澤東詞碑亭 7、南樓 8、奇石館 9、崔顥題詩圖 10、擱筆亭 11、古銅頂 12、千禧鐘 13、黃鶴樓 14、黃鶴樓歸來銅雕 15、三楚一屢牌坊 16、勝像寶塔 到達地:黃鶴樓西門
黃鶴樓賞詩詞古畫路線出發(fā)地:黃鶴樓南門 途經景點: 1、鵝池 2、詩碑廊 3、紫竹院 4、毛澤東詞碑亭 5、南樓 6、奇石館 7、崔顥題詩圖 8、擱筆亭 9、千禧鐘 10、古銅頂 11、黃鶴樓 12、黃鶴樓歸來銅雕 13、三楚一屢牌坊 14、勝像寶塔 15、白云閣 16、落梅軒 17、紫薇苑 18岳飛銅像 到達地:黃鶴樓東門
黃鶴樓歷史人物路線出發(fā)地:黃鶴樓東門 途經景點: 1、岳飛銅像 2、白云閣 3、南樓 4、毛澤東詞碑亭 5、九九歸鶴圖 6、鵝池 7、詩碑廊 8、奇石館 9、崔顥題詩圖 10、擱筆亭 11、黃鶴樓 12、古銅頂 13、千禧鐘 14、留云亭 15、呂仙洞 16、費袆亭 17、西爽亭 18、黃鶴歸來 19、三楚一屢牌坊 20、勝像寶塔 到達地:黃鶴樓西門 黃鶴樓交通路線地鐵: 1、乘坐地鐵7號線,到小東門站下車,從B2口出,再步行(騎行)1.5公里; 2、乘坐地鐵4號線,到首義路站下車,E口出,再步行(騎行)1.4公里; 公交: 乘坐108/222/401/413/537/554/556/561/596/710/728路公交車,在武昌路閱馬場站下車; 自駕: 導航定位到黃鶴樓景區(qū)停車場或者湖北劇院停車場,按照導航路線走,將車停至指定車位處后步行到黃鶴樓公園。 停車場: 黃鶴樓景區(qū)停車場:武漢市武昌區(qū)蛇山西坡特一號黃鶴樓。
湖北劇院停車場: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西廠口一號湖北劇院。 去黃鶴樓游玩注意事項1、游客入園,需要進行實名網絡預約購票。每日全網預售門票4000張,不提供窗口售票。游客可通過各旅游電商平臺、黃鶴樓官微、官網和淘寶旗艦店實名預約購票,憑身份證或者二維碼刷證(碼)入園,無需換票。 2、免票人群門票每日限量1400張。持黃鶴樓公園年票、大武漢旅游年卡及各類享受免費游覽優(yōu)惠政策的游客,憑相關免票證件、黃鶴樓年票、大武漢旅游年卡登記后領取入園憑證。當日免票入園達到1200人次時,通過公園官方微信、微博等渠道發(fā)布信息。 3、黃鶴樓公園有關人員表示,游客入園前,要掃黃鶴樓公園健康碼并進行體溫測量。健康碼為綠碼且體溫正常的游客方可進入門票現場預定和驗票區(qū)域。游客入園及游覽需佩戴口罩,有序游覽,避免集聚,人與人之間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間距。禁止隨地吐痰、吸煙和亂扔廢棄物等不文明行為,廢棄口罩須丟至專用垃圾桶。
四、黃鶴樓景區(qū)基本信息景區(qū)級別:國家5A級景區(qū) 宜游玩季節(jié)春季和秋季 建議游玩時長3小時 地點:湖北武漢 門票價格:80元/人 類別:文化旅游景區(qū) 開放時間:1985年6月 著名景點:留云亭、黃鶴樓公園、擱筆亭、千禧吉祥鐘、鵝碑亭、詞詩碑廊、黃鶴歸來銅雕、九九歸鶴圖浮雕 所屬城市:湖北省武漢市 景區(qū)簡介:黃鶴樓是我國的一處5A級景區(qū),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景點,可以說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一個景點,因為從小我們就聽過太多關于黃鶴樓的詩句,古代文人墨客總是喜歡為黃鶴樓作詩,唐朝的著名大詩人李白就寫過“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詩句流傳千世的同時,也有流傳千年的黃鶴樓,現在的黃鶴樓是修繕過后的黃鶴樓,但還是保留的古典的風貌,值得一去。 五、黃鶴樓交通指南交通乘坐10、61、 64、 64通宵車, 401、 402、 411、 413、 503、 507、 519、 522、541、542、 554、561、571、584、706路在閱馬場站下即到。 六、黃鶴樓購物指南在黃鶴樓周邊,如果你要吃飯,早點可以嘗試一下武漢最正宗的熱干面,午餐可以去一家家常菜館,點一些武漢的特色菜,如果你想帶一些土特產,可以帶青山牌的麻烘糕、孝感麻糖,還有精武鴨頸、周黑鴨等等,帶給家人朋友分享都很合適;除了這些食物,還可以買一些黃鶴樓的紀念品,比如黃鶴樓牌香煙和酒。 七、跟黃鶴樓有關的詩句有哪些上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無數關于黃鶴樓的詩句,有些詩句,雖然我們離開學校了也能脫口而出,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跟黃鶴樓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黃鶴樓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云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