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十九都是佛教的一個重大日子,它是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出家日,眾佛不遠萬里也要來拜禮,因此佛教信徒也會在這一天集中前往進香,祈愿獲得祝福,如天門山、五臺山、普陀山就是如此,下面來看介紹。
一、農(nóng)歷九月十九是佛教什么日子農(nóng)歷九月十九是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也算是佛教最重大的節(jié)日之一,十方信眾以同一悲仰之心,梯山航海,紛至沓來,進香禮拜,祈愿祝福。據(jù)說聽其音聲可令人解脫,若有所求之事可令其得,因此農(nóng)歷十九是“佛教吉日”,人們都要過來拜一拜。在中國的五臺山、張家界天門山、惠州市準提寺、南海普陀山、溫州頭陀寺,無數(shù)香客前往,景象壯觀。
二、關(guān)于佛教觀世音菩薩的介紹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觀世音來自于竺法護與其弟子譯于長安敦煌寺的 《正法華經(jīng)》,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愿,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其救護,因而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曰: 觀世音菩薩于過去無量劫中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悲愿力,欲發(fā)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xiàn)菩薩形。觀世音菩薩本覺妙心,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妙法蓮華經(jīng)》曰: “ 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觀音菩薩有般若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的真實相,證“觀自在”的境界,發(fā)大慈大悲的宏深誓愿,隨處救苦救難。觀音菩薩全稱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有求必應(yīng)觀世音菩薩”,一向以關(guān)心眾生疾苦,及時解眾生厄難病苦險境著稱,是善良美好的化身。“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觀世音菩薩成為娑婆世界出現(xiàn)頻率最高,與蕓蕓眾生關(guān)系最為親切的一位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