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機’蓄力量”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給王家橋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物理課。劉鑫向孩子們介紹了電路的基本知識和3D打印技術,宮逸文則重點介紹了無人機技術。 考慮到電路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為了讓大家更生動形象的理解電路的知識,劉鑫特地購買了物理電路實驗器具。上課時,劉鑫先用圖片展示了串聯并聯兩種連接方式的區(qū)別,隨后給每個組發(fā)放實驗器具,讓大家先嘗試自己按照圖片連接電路。 但有的孩子們拿到實驗器具之后,或許因為沒見過,或者因為沒有提前了解,有些手足無措。劉鑫看到后,親切的走進每個小組,給大家講述每個元件的作用,告訴大家導線如何連接、固定,小燈泡才能亮,并且自己帶領同學們上手操作一遍。同學們聽了劉鑫的講解后,紛紛表現的恍然大悟,自己開始了嘗試。不少同學經過老師的指導,通過自己的操作,讓小燈泡發(fā)出亮光,高興地歡呼起來。有的同學還自愿走上講臺,當起了“小老師”,給其他同學示范連接方式。同學們都紛紛圍上前,觀看學習他們的操作。 隨后,宮逸文老師上臺,拿起無人機給大家展示,向大家講解他的原理以及應用領域,并鼓勵大家努力學習,為無人機的普及和研發(fā)難關的攻克貢獻自己的力量。 終于,孩子們期待已久的3D打印講解來了。劉鑫從3D打印與普通平面打印的區(qū)別入手,讓大家對兩種打印方式的區(qū)別有初步的了解。接著,老師們就開始了實際打印展示,操作手姚偉平開啟打印機前蓋,將加工平面與材料軸拿出,一一展示其中的工作原理與操作方法。同學們觀察著打印機內的部件,專注聽講。隨著打印機開始工作,孩子們的目光也跟隨著噴嘴的左右移動而移動,聚精會神,眼里充滿求知和好奇。 時光飛逝,不一會下課時間到了,孩子們都仿佛有些依依不舍。劉鑫給孩子們贈送了一些打印成品,并預告了之后的科技嘉年華活動。“我們設計這一系列科技課程和活動,就是為了讓孩子們科學保持好奇,保持探索,去擁抱科學的美好,為未來國家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懈奮斗。能看到他們眼里的光,我就滿足了”,劉鑫說道。 |